□ 本报记者 战海峰<\/p>\n\n  “儿子,这次回来你看我和你爸是不是瘦了?”本年4月,在外作业的小李回到重庆老家,进门后爸爸妈妈不断着重

□ 本报记者 战海峰<\/p>\n\n  “儿子,这次回来你看我和你爸是不是瘦了?”本年4月,在外作业的小李回到重庆老家,进门后爸爸妈妈不断着重

  □ 本报记者 战海峰<\/p>\n\n

  “儿子,这次回来你看我和你爸是不是瘦了?”本年4月,在外作业的小李回到重庆老家,进门后爸爸妈妈不断着重

  □ 本报记者 战海峰<\/p>\n\n

  “儿子,这次回来你看我和你爸是不是瘦了?”本年4月,在外作业的小李回到重庆老家,进门后爸爸妈妈不断着重自己身段的改变。家里处处摆满了包装粗陋的瘦身药,看着父亲手机里单价不菲的瘦身药购买页面,感到不对劲儿的小李挑选了报警。<\/p>\n\n

  重庆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民警接到这一头绪后,顺藤摸瓜发现了一个以杨某、程某为首涉嫌网络犯罪活动的欺诈团伙。<\/p>\n\n

  高新警方经过细致侦办,摸透了该欺诈团伙的安排架构、作案方法、人员身份等信息,并确认该团伙的多个窝点,于6月10日一起施行抓捕,成功捕获涉案人员326人,查扣手机、电脑等作案工具300余件,冻住涉案资金100余万元,封存涉案产品2000余箱。<\/p>

\n<\/td><\/tr><\/tbody><\/table>\n\n

  经查,犯罪嫌疑人杨某、程某等人自2020年头以重庆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5家商贸公司为“外衣”,凭借公司化运营形式施行欺诈。为躲避冲击,团伙内部成立了商城部、体管部、服务部等部分涣散工作,分工合作、权责清楚。<\/p>\n\n

  首先由商城部业务员经过线上打广告的方法夸张宣扬某瘦身产品,并留下电话号码在网上“吸粉引流”,寻觅意向客户。再由体管部业务员假充“营养师”“调度师”对被害人进行跟进,以“问诊”“做体质评价”等方法获取被害人信赖。然后以“私家定制”为由,引荐购买相应套餐,向客户推销无任何瘦身作用的“瘦身”产品,套餐价格从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。<\/p>\n\n

  “经过进一步深挖,咱们发现这些‘瘦身’产品实践便是一般的贱价食物,本钱低价且不具有瘦身成效。”办案民警介绍说。<\/p>\n\n

  该案子上当大众广泛全国各地合计8万余人,其间55岁以上中老年受害人数达3万余人,占比37%,涉案金额高达1亿元。经过调取公司财务成绩、分红记载、资金流水,初步查明该欺诈团伙自2021年7月至今不合法获利1500余万元。现在,相关涉案人员已被依法采纳强制措施,案子正在进一步处理中。<\/p>

【修改:于晓】 <\/span><\/div><\/div>

更多精彩报道,尽在https://oftruthandbeauty.com

评论已关闭。